院系设置 | 管理机构 | 建言献策 | 院长信箱
高中版

学生习作

“理性舆论方为人间正道”导写导练

发布者:  时间:2018-05-05 08:08:52  浏览:
谢  涛
 
【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7年7月16日上午,北京飞往上海的某次航班,因有4岁儿童在未购票的情况下登机,致该航班的全体乘客不得不重新安检。事件曝光后,被迅速以“家长掩护孩子逃机票”的标签在舆论场中快速传播。随后,便是素质低、漠视规则等指责。可事件的最新调查结果表明,该旅客是首次乘坐飞机,误以为1.2米以下儿童不用购买机票,不是故意逃票行为。
    读了这则材料,你对舆论场的反应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这则材料叙述的是“孩子未购票登机”事件。该事件虽然我们可以从多角度考虑,但是题干要求的角度只是“舆论场的反应”,所以写作时务必要审清题意,即就“舆论场的反应”发散思维,准确立意。这个事件中舆论场的态度颇耐人寻味,事件发生后,首先让人想到的是家长蓄意掩护孩子逃票,这除了是一种习惯性的经验推测在起作用外,也体现了“素质论”“规则论”的泛滥,有乱贴标签之嫌。当然,舆论场的反应也可以理解,因其中不乏美好的希望,希望人们有“规则”意识、素质得以增强,但是看待事情还是要审慎,不要乱扣帽子。此外,对于任务驱动型事件的议论,立意高低直接决定文章高下,所以,我们在拟写标题时,对材料的提炼要与材料的写作核心概念有机结合,切忌空洞,如此才能写出上乘之作。
    根据以上认识,我们可确定以下参考立意:不要以习惯性的经验,对事物盲目做出判定;莫要乱贴“素质论”“规则论”标签;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运用脑髓,放出眼光,有辨别,有思考;莫因炒作混淆是非等。
 
【佳作一】
舆论不愚,方成其用
安徽省太和中学  段瑞捷
 
    4岁儿童无票登机,扰乱航班秩序。舆论场上顿起风云,一边倒地指责其家长。事后,家长表示首次登机不懂规定,满腹委屈无处诉说。本是无心之失,不知之罪,然而舆论在未明事实前便妄加评论,淹没了事件的真相。舆论场是否应该进行自我审视?“键盘侠”们的正义火气是否该降降温?不愚之论,方显舆论本色。(立场鲜明,矛头直指不辨是非之“愚论”。)
    浮躁的社会正在侵蚀人们的大脑,让理性的土壤变得愈加珍贵。应该庆幸,我们的社会依旧有一批热血的公民,敢于站出来,指责不文明的公共行为,这是公民责任感和正义感的体现。可我们是否想过,正义的“火焰”烈度太高,也会灼伤真实的羽翼。帕斯卡尔曾说:“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苇草。”不思考,自己的脑袋就会变成别人思想的跑马场,人生也会随之陷入迷茫。不得不说,浮躁的社会正在让独立思考变得奢侈。部分人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对他人肆意指责,完全忽视事情背后的发展过程。自以为推动着社会向善发展,实质上除了引发一堆负面情绪别无他用。作为舆论场主体的我们,应时刻保持一份对事实的尊重心态,做正义而不盲目的高素质“发声群体”。(指出凡事过犹不及,道德批判也要理性、适度,否则舆论就是“愚论”。)
    新闻界也应秉持严谨负责的态度,趋利避害,发挥其正确的价值导向作用。不可否认的是,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监督手段、倒逼机制,可以以最有效、最快捷的方式实现对公权的制约。然而,对于幼童无票登机新闻的爆炸式轰动,我们的舆论导向方——媒体未免有博人眼球、扭曲事实之嫌。部分媒体利用公民正义感大肆渲染的同时,也在迷失着新闻人的本心。新闻工作者最应具备的不是抢占第一手资料的速度,也不是捕风捉影般的敏锐,而应是一颗“匠心”,将事实真相打磨到极致,才能发挥媒体真正的作用。(切换视角,论述媒体在舆论场中的重要使命和责任,不要担当“愚论”的导火索。)
    虚拟的网络世界,给了许多生活压力无处发泄的“键盘侠”们以“精神武器”,在未实名制的保护膜下肆意宣泄,令原本争议不断的新闻事件,增添了一股暗流,更带动一批不明真相的群众乱指矛头。无论是媒体方,还是公民,解决问题的唯一法门,便是保持对事实的尊重和等待真相大白的耐心。舆论大潮滂滂,但还请别淹没了真实。(鞭辟入里,提出解决问题之道,深刻、理智!)
    如此, 舆论不愚,方成其用!(再次点题,强调论点。)
 
【评点】
    本文标题中的“舆论不愚”四字先声夺人,让人耳目一新,既点明中心,也表明态度。纵观全文,作者论证的层次性非常清晰,先是批判“键盘侠”们盲目指责、评价的危害,再批判媒体对舆论负面引导的消极作用。评价与批判能够正反结合,使得分析有理又有力。要解决“舆论不愚”的难题,只有媒体与大众形成合力,尊重事实,方为破解之道。结尾的这一表述可圈可点,深刻而合理。简练的语言,凌厉的文风以及极为鲜明的针对性都是本文留给我们最直观而难忘的印象。
 
【佳作二】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安徽省太和中学  李佳慧
 
    古人云:“不知者不罪。”此言彰显了对不知者的宽容。然而现实生活中,旅客首次乘坐飞机,不知儿童需要购票,便被贴上“逃票”标签,被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任人指责。我欣喜于21世纪国民规则意识的提高,却也痛心于信息快速传播的今天,舆论铺天盖地,满城风雨,却是误会一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至理名言,可曾深深扎根于你的心间?(开篇具有科学的思辨性思维,巧妙引出话题,抛出问题,切中要害。)
    多一些理性求真,少一些盲目跟风,谣言便会不攻自破,信息时代一片和谐。“素质低”“漠视规则”,类似标签,未经证实便快速传播,很少有人在意信息是否真实,便由手指敲打着别人的内心。“网络的风暴在这片大地上肆虐,卷起了万丈残骸,留下的是一览无余的人性丑恶。”韩寒的辛辣揭露不无道理。“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木心描述的信息传播缓慢的从前已经一去不复返,你必须承认“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时代的洪流里,多一些理性,多一些从容,多一些求真,才不会被冲昏头脑,随波逐流。可喜的是,近年来类似于《是真的吗?》等电视节目不断推出,为观众辨别哪些是真理,哪些是谣言。但我们惊异于流言多么荒谬的同时,是否也该思考一下自己能做什么?(提出问题后再分析、解决问题。理性求真不跟风,这是调查真相的前提条件与重要方式。)
    多一些质疑探索,少一些随意敲打,网络时代需要你的慧眼,期待你的善意。听键盘“哒哒”作响,敲打着被冤枉者的心灵。网络传播的迅速易使人蒙蔽双眼,失去判断能力,“定义于表象的想法未必就是事实。”董卿一言,诚不欺我。“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雾里看花》的歌词道尽世间愁肠万千,亦适用于光怪陆离的信息时代。或许只是你的轻轻点击,搜索一下,或许只是你凝视片刻,思索几分,真相自会大白。多一些质疑,多一些探索,多一些宽容,爱的阳光便会洒进阴霾,和谐之花便会开在每个角落。(调查真相亦需要人们质疑并探索,多一些包容之心,因为事实有时真的是雾中花、水中月。)
    然而即使是不理性的舆论跟风者,我们也不必大加批判。央视《开讲啦》邀请李玉刚演讲时,当被问及“这个世界怎么了,对一些小事,看不惯,便大加批判”。李玉刚说:“我宁愿相信这是社会转型期的正常现象。”从“中国式”等诸多不好标签让人不屑,到指责漠视规则的行为,不得不承认这是国民素养提高的体现,即使过程并不完美。我们需要的是耐心等待,是正确引导,期待宽容而又讲规则的和谐社会的出现。(由此及彼,分析非理性批判者的可取之处,文章格局顿显高远。)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们呼吁公民理性求真,期待不经调查就不会乱“喷”的社会的到来,而这样的社会,亟待你我共建!(简洁概括全文,有力收束全篇。)
 
【评点】
    作者在文章的布局上可谓独具匠心。全文紧扣材料中的信息、网络舆论场展开论证,从“理性求真,勿盲目跟风”到“质疑探索,期待善意包容”,作者提出了中肯而合理的方式。文章末尾处宕开一笔,转而提出对具有公德心的批判者的包容与表扬,给所有评论是非之人作出表率,境界令人叹服。同时,作者对当前社会很多公众人物的语言的引用,既为文章发展等级增添一抹亮色,也彰显了时代气息,令人击节赞赏!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