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之力——论精神空虚不是社会主义
时间: 2012-04-18 00:00      点击: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价值理念、文明传承和精神追求的外在体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决定》提出了“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的重要论断,要求全党深刻认识到,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些重要论述进一步深化了党对文化的力量、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一、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前进方向。

国家和民族的前进需要文化的积极引领。文化是引领国家和民族前进的旗帜和号角,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的觉醒,社会的进步总是以文化的进步为先导。欧洲文艺复兴将近代欧洲引领到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启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作为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高度重视用文化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应当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更加自觉地承担起以先进文化引领社会进步的责任,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科学发展需要文化的积极引领。物质财富和精神文化共同繁荣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特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同发展是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繁荣发展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当前,文化不仅直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成为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突破口,文化资源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文化消费日益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文化产业日益成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和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撑。事实证明,只有当文化表现出更大力量的时候,经济的发展才能走出低水平重复的恶性竞争,走向更高水平的良性循环,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同时,人文精神的培育,优秀文化的滋养,高尚道德的培养,崇高情操的陶冶,是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必由之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需要文化更大的繁荣进步,需要文化更直接而强烈的引领。

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需要文化积极引领。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谁占据了文化发展制高点,谁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和较量,更深层次体现为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在文化领域,西强我弱的态势仍然没有改变,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很大程度上利用文化载体、以文化形式出现,其核心是西方价值观的渗透。在当今中国社会思想多元多样多变的情况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任务更加艰巨。而以文化展示本国形象、传播价值观念,拓展国家利益,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特别是主要大国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世界很多国家都将文化作为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我国目前虽然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与我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现在的国际地位还不相称,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纲领、文化设计、文化理想,没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要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不可能的。只有加快构筑我们的文化优势,才能赢得主动,维护国家利益和文化安全。

二、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决定》明确提出,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生活,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这不仅是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人民精神生活的极大丰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共产党人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而人民群众不仅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需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仅表现为社会物质财富的不断增长,也表现为人的精神境界的不断提高。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文化建设,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更加明确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重要论断。因此,不断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全面提高人民素质,创造人民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历史任务。

满足精神文化需求是人民群众的新期待。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文化已经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标志。目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4000美元,文化需求快速增长,呈现出高品位、高质量和个性化、多样化的特征。文化越来越成为人民精神上的内在需求和普遍需求,成为一种重要的、特殊的民生工程,成为民生幸福的要义和美好生活的保障。但当前我国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具体表现为:一些地方和单位对文化建设重要性认识不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城乡、区域文化发展不平衡。文化产品创作虽然总体繁荣,但文化精品不多。文化产业规模不大、结构不合理,原创力不强,知名品牌不多,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文化产业远远没有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因此,必须把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任务,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同时,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人民群众既是文化成果的享用者,也是文化建设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文化产品的创造者,是文化建设的主体,这是唯物史观在文化建设领域的具体体现。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为广大群众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者提供广阔舞台,让蕴藏于人民群众中的文化创造活力得到充分发挥。事实上,人民群众作为文化的享用者和创造者是统一的。一方面,文化建设只有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文化产品才有广阔的市场,文化发展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另一方面,人民群众享用文化成果的过程,既是文化产品的价值实现过程,又是文化建设主体的再创造过程。只有形成文化创造—文化消费—新的文化创造的良性循环,文化强国的目标才能越来越近。

三、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民族生存发展、国家繁荣兴盛的精神支柱。因此,我们必须树立起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充分发挥出全民族的强大精神力量,为科学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

以“兴国之魂”凝聚强大精神力量。民族凝聚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是一盘散沙,四分五裂,就无法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特别是对于像中国这样拥有56个民族、13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民族凝聚力不仅是国家强大的基础,而且事关国家的统一和生死存亡。一个民族、一种文化所具有的民族凝聚力,首先取决于其核心价值体系的凝聚力和生命力。核心价值体系是一种文化赖以确立、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没有它,一个国家、民族就没有统一的意志和共同的行动,就没有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基本的道德规范。当前,在我们国家,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任务更为紧迫,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任务繁重。因此,铸就具有统摄、引领和整合作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成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灵魂。

以民族精神激励斗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将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伟大的事业。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毛泽东同志就号召全党同志一定要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也一再要求全党坚持发扬五种革命精神。江泽民同志指出,没有坚强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胡锦涛同志一再强调,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励人民把爱国热情化作振兴中华的实际行动,以思想不断解放推动事业永续发展。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更需要用高昂的民族精神、革命精神来鼓舞斗志。

以改革创新精神激发创造活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力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命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就要求我们始终把创新作为一种责任,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体制创新,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让全社会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文化是引领创新的领域,也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要使全民族创造活力持续迸发,就要树立新的文化发展理念,继承前人的文化创造,吸收借鉴国外有益成果,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行新的文化创造。

在当代中国,文化不仅是发展的手段,更是发展的目的。半个多世纪前,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中国应当对人类有更大的贡献。”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复兴的中华文化必将在世界文化之林中散发出璀璨的光彩,为人类文化繁荣发展书写出美好的新篇章。

Baidu
sogou